新聞專題(下):專訪耳鼻喉專科醫生鄭應平

現代人常喜愛佩戴耳機,無論聽歌、看戲甚至玩遊戲,雙耳都離不開耳機,同時,長期佩戴藍牙也是當下生意人常做的事,將藍牙掛在耳朵,方便隨時接聽來電,持續下去容易加劇耳朵損壞,尤其是神經線的損壞。
長期佩戴耳機容易引起神經線損壞,而神經線一旦損壞即無法修復,其也不會自愈,且必須長期佩戴助聽器幫助聽覺。
耳鼻喉專科醫生鄭應平舉例,如果一個人一星期連續5天使用耳機長達8小時,聲量持續在90分貝或以上,到了5年至10年的時間,他的耳朵神經線就會被損壞。
“一般人說話的聲量為30至50分貝,說悄悄話為20至30分貝,90分貝如爆炸聲或吶喊聲,都屬於危險的高分貝,容易損壞一個人耳朵的神經線。”
同時,根據研究報告,如果一個人長期使用一邊耳朵聽電話、佩戴藍牙,則常使用的那一邊將比少使用的那一邊耳朵更容易“受傷”,失去高頻率聽覺的功能更高。
他強調,耳鳴是耳朵已受損的徵兆,它不是一種疾病,而是正在告訴你:你的耳朵有問題了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耳機如何傷害耳朵:
長期使用耳機不但加劇耳朵神經線損傷,也容易引起外耳發炎,尤其是不干淨的耳機容易導致細菌感染,因此,注重耳機的衛生整潔是很重要的。
除了一般耳機,市面上有一種耳機特長,讓使用者直塞入耳朵,聲音傳播更清晰,聽者聽得更清楚。
“特長的耳機加劇刺破耳膜的風險,而且耳機完全塞入耳朵,如果音量過大,將引起過分的震動,容易導致耳膜破裂。”
鄭應平鼓勵民眾慎選耳機,而且應避免長期佩戴,也盡量維持音量在30至50分貝,即人們一般說話的音調,如果是車里聽歌,則可將音量數字調在10至11最佳,而18至20則屬於過分。
“一個人佩戴耳機,而坐在旁邊的人可以聽到耳機所傳過來的聲音,或者耳機音量太大聲,別人叫他聽不到時,則有關音量已超過50分貝,長期使用會對耳朵帶來損傷。”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耳朵神經線受損能自愈嗎?
鄭應平表示,耳朵神經線受損不能自愈,也不能通過修復來解決,除非神經線血管未完全阻塞,否則一旦神經線損壞是無法修復的。
聲音從外耳輸入內耳的過程會經過耳膜,震動聽小骨(錘骨、砧骨及鐙骨)進入耳蝸,耳蝸毛細胞被震,把訊息傳給神經線,神經線傳導聲音連接至腦部,讓人由此接收並辨別外在的聲音。
“負責傳導聲音的神經線一旦損壞,是不能自動修復的,而這個人必須長期佩戴助聽器,否則將無法接收外在的聲音。”
鄭應平指出,聲音從外面傳入腦部的時間很快,除非耳朵內部出現阻塞,無法聽見或聽到很小聲,否則聲音傳播進入腦部是非常迅速且直接的。
“有時候聽到聲音,但聽不明白,不排除是耳朵神經線或哪里出狀況導致,因此,人家說話聽不明白,不一定是智商問題,而有可能是因為耳朵內部構造出現損傷的徵兆。”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“掏耳朵掏出癌症”?
鄭應平強調,掏耳朵只會傷及耳朵,不會掏出癌症,也沒有這樣的說法。雖然如此,他仍不鼓勵人們使用掏耳棒或棉花棒掏耳朵。
耳垢的學名為耵聹,也就是俗稱的耳屎。它的組成主要分為兩個部分,一是皮膚死掉的角質細胞自然脫落,二是外耳道腺體的分泌物與油脂。當兩者結合一起後,便成為大家所知的略帶黃色的“耳垢”,是一種新陳代謝的過程。
鄭應平透露,耳朵癢,或許是耳垢太多或是耳朵皮膚太乾燥。普遍上,耳朵皮膚乾燥所引起的癢,可滴上橄欖油,以滋潤乾燥的皮膚即可。千萬不要掏耳,以免越掏越癢。
他稱,大部分人的耳垢是不需要清洗的,因為外耳道有神奇的“自動清潔”功能。
“耳朵里死去的舊角質會逐漸被‘推’出來,所以我們不需要多此一舉掏耳,否則可能會因為掏耳不當,導致耳道受傷感染或造成耳膜的傷害。”
他表示,棉花棒的功用應為吸乾耳廓的水,而不是清耳垢。很多人習慣在沖涼後,用棉花棒掏耳垢,但是此舉卻容易將耳垢推得更深,造成耳垢堆積成硬塊、阻塞耳道。當耳垢越擠越深入,就會導致耳朵塞住,嚴重的還會遭細菌感染,進而發炎。
鄭應平說,若使用棉花棒掏耳,棉花棒頭不小心卡在耳道里,後果更不可言喻。嚴重的還可能因為使用力度太大,刮傷耳道或戳破耳膜,造成外耳道感染發炎或耳膜的傷害,千萬不可不慎!因此,不鼓勵人們自行使用掏耳棒或棉花棒。
他說,雖然一般人不需要特別清理耳垢,但有些人或因天生耳垢多、長期阻塞等因素,需要就醫請醫生清理耳垢。
耳垢阻塞耳道多半是因為時間過久,耳垢過多並已硬化。他建議,若有耳塞情況出現,應前往就醫,醫生會使用軟化耳垢的溶劑,如耳滴劑、嬰兒油或橄欖油等,使耳垢軟化後,再使用儀器把耳垢吸出來。
鄭應平再次提醒,對大部份人而言,耳垢是一種不需自行清理的東西,反之會自然把耳垢“掃”出耳外。至於少數人容易發生耳垢阻塞或其他問題的人,則必須定期接受耳鼻喉科醫生的檢查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聽力下降年輕化?
截至目前,還未有數據證明砂州人的聽力下降有年輕化趨勢,若和過去十年比較,砂州人的聽力問題保持在平穩狀況。
鄭應平指出,人們的聽力下降與否和工作及住家環境有直接關係,若一人長期在吵雜的工廠工作,每天和機器為伍,或羅里駕駛者,長期接收引擎的吵雜聲,則容易加劇聽力下降的風險。
一般上,許多在工廠或機場工作的人員,都受到有關當局嚴厲監督,公司需定期為職員提供聽力檢測,確保在高風險環境工作的職員,聽力獲得保障,避免延伸聽力損傷的問題發生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初生兒接受醫院聽力檢測:
截至目前,砂州共有3間中央醫院分別是古晉、美里及詩巫陸續為在醫院出生的嬰孩,提供聽力檢測,提早發掘孩子的聽力是否出現障礙,並在發現問題時,讓孩子及早就醫,避免誤了時間。
鄭應平表示,一旦醫生發現初生兒有聽力障礙,醫院將安排孩子三個月後重返醫院接受掃描檢測,根據個案的狀況提供進一步治療。
接受治療的最佳時期以4歲前最佳,那時的腦部較容易接收聲音,接受治療的患者當中,有70%至80%患者可像正常人一樣生活,若在4歲之後才接受治療,則療愈的巴仙率將有所降低。
截至目前,助聽器是改善聽力問題的最佳方法,如果助聽器無法讓患者聽到聲音,可用手術治療,重獲聽覺。
鄭應平鼓勵家長在孩子小時候,讓他們多聆聽不同音樂,接受不同的聲音和頻率,惟音量需適量。
“聆聽不同的音樂,讓他們的腦部接收不同的聲音和頻率,可幫助腦部發育,促進健康成長,而鋼琴聲是不錯的選擇。”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小常識:
問:除了耳垂部位,在其他耳朵部位穿耳洞是否會對耳朵造成傷害?
答:建議只穿(耳洞)耳垂部位,因為其他部位有軟骨,若弄傷軟骨會導致細菌感染,嚴重時耳朵甚至會生瘢痕(肉芽)。
問:扭耳朵是否會造成耳朵傷害?
答:用力過度,將會導致耳朵出血或積血,嚴重之時甚至需要動手術“放”血。
問:打耳光會導致什麼樣的傷害?
答:除了炸彈的爆炸聲,打一個耳光也會把耳膜打破。一個耳光就已高達70至90分貝,當耳膜受到突來的巨大壓力及振動而破損時,耳朵便會出血,甚至出現聽不見的狀況。嚴重時,耳內的聽小骨甚至會因此而脫節。
問:飛機升降時,為何會出現耳痛的狀況?
答:中耳存有少量空氣以平衡耳內與耳外的氣候壓,當飛機起飛或降落,耳壓與外界環境便有所不同,當輸軟管阻塞後,就會產生耳痛。吃糖果或打哈欠都有助“打通”阻塞的輸軟管。
問:游泳時,耳朵進水該怎麼辦?
答:不要用棉花棒去挖耳,讓水自動流出。如果隔天水還在耳朵里,建議前往就醫,有可能是因為耳垢過多引致膨脹而阻塞。